暗黑风格一直是我的审美底色。在接触AIGC之前我就用油画和丙烯来画那些血肉模糊的肌理,到Ipad上用procreate画更抽象的数字油画。似乎是在寻找某种回应,这种回应来自我的梦境,或者是梦中连着的来自远古祖先们沉睡的集体记忆。
所幸后来我正面遭遇AIGC,我有种被激活的错觉。似乎它能回应这种说不清楚的呼应。于是我有了梦镜中国这个IP计划,AIGC赋能+中国文化IP+web3社区,有了这样一个远大的创作模型规划。此事说起来颇费口舌,此处不做展开。
可简述下[梦·镜中国]这个计划,它是一个基于暗黑系国风IP项目,以梦为马,驰骋于“神、魔、佛、妖、兽、鬼、仙、山海等梦系世界。对应着西游记、封神榜、山海经、聊斋、民间传说、习俗等母体文化出处。我用AIGC在探索和积累这些题材与风格化的关系,《修仙记》、《僵尸帝国》、《山海镜花》、《山海朋克》、《万妖谱》等等都是我一路探索的脚步,感兴趣的可以去我的小红书翻一翻: https://www.xiaohongshu.com/user/profile/5d8605e80000000001007940
比如山海朋克就是其中对山海经与赛博朋克的一种融合实验。在此过程中,我意识到炼丹术对AIGC原创和IP审美格式化的可塑空间极大,就此投入大量研习与实践的时间,多有收获。会择机将部分较为成熟的成果共享给诸位,主要是为了倡导一种基于web3社区化协作的共创模式,虽然此模式目前来看还只是一种设想,但我非常愿意为实现这个设想以此作为基建资料,夯实这个可能性。像梦镜中国这样宏大的文化IP创作,具备足够大业足够性感的题材来装载很多同道中人的创作理想。为此我和一些同道小伙伴发起爱智岛(人工智能创作者联盟),期待与诸位携手共建共创即将到来的想象力经济时代的辉煌。
地狱风的研习原素材主要来自我最爱的暗黑大神ZB(Zdzisław Beksiński)的作品,他被媒体戏称为“地狱画家”,相信与我同好的伙伴应该不在少数。感兴趣的可以自己用度娘或谷哥去查一查。
、
我第一次见他的作品是这张,直接一个激灵感觉被雷电击中的感觉。惊呼怎么有人画出了这么直抵灵魂深处的画。我也曾花时间临摹过他的一幅画,可惜根本无法进入这种异想空间,人与人是不同的,但又是有这样一种同频共振的连接方式。这是我炼的第二颗丹,也是炼的最多版本的一个,我不记得这个是第几版了。
总之它已包藏浸润我的执念。
本Lora没有必须填写的触发词,但如果效果不明显时可以加zb_style来强化。许多底模都是对Zdzisław Beksiński这个艺术家名字比较敏感的,所以也可以加 by Zdzisław Beksiński 来明强化。
我自己的使用经验会比较喜欢混丹服用,即好几个lora混服,用不同权重来调试出自己的风格,包括让它更具中国风一些,封面图中有类似效果。这种可以配合一下这些词语来服用:
Chinese meticulous painting,painting by Li keran, Lin fengmian,surreal chinese painting,ghost,chinese ancient monster, fantasy beast creature, shanhaijing,
我比较经常混服的丹是我自己的CG妖丹和工笔丹,有时也会加一点无涯山水丹,这些都可以点开我的哩布主页找到。我还有一个经常配合使用是山本高远的浮世绘丹,这个之后应该也会上传上来的,可以先关注哈。
服用CG大师妖丹的话,可以配合这些词来辅助更具想象力的国风题材的造型: by Xu Tianhua, HR Giger,Ruanjia
推荐底模:revAnimated_v122,henmixReal_v40,protogenNovaExperimental_protogenX80,yesmix_v16Original,pope25_v11Fp16,ghostmix_v11等都有不错表现。像NovelAI_model 这类老牌大模型也可以试试,时常会有意想不到的惊喜,即使chilloutmix这类经典人物模型也很适配。我会在返图区多发一些这类不同底模的例图供大家参详。
哩布在线生成我用的不多,出了上面列举的之外也试了几个哩布独家的底模也都还行,大家自己多探索吧,比如这几个:全网首发|SHMILY油画风_v2.1,Comix Fantasy 魔法与科幻
整体而言对底模的兼容度还是蛮高的,切记不要把权重不要调太高,即可享受匹配不同底模带来的愉悦的滑行体验~
请注意:
- 我常用的CFG范围是3.5~8,Lora权重通常在0.45~0.7,不同的底模权重需要灵活调试;
- Clip skip设为1或2时,生成的效果会有所不同,大家可以多尝试看自己喜欢哪种风格;
- 负面提示词这边需要注意,可能会对一些集成嵌入的pt文件比较敏感,如果出现类似重复纹理填充的奇怪现场,建议检查负描述词或降低CFG和Lora权重试试。
免责声明:
- 原则上本模型仅用于交流学习,请勿拿来商用。
- 所有基于该模型生成内容皆为使用者独立判断后的个人创作行为,请自行遵守相关法律法规。
- 使用此模型生成内容造成的任何知识产权问题将由您自行处理。
- 未经笔者书面同意,不得将本模型服务集成在任何第三方软件或服务中,亦不得以任何直接间接、明示或暗示方式向其他任何第三方披露生成内容与本服务的关联性,您违反本条约给作者本人所造成的损失有权向您追偿。
———————————————————————————————————————————————————
扩展阅读:
宇宙之大非人知可达,我们习以为常的尺度仅仅能丈量的太有限,无论鲲或鹏,都是一种突破人常的存在。比如另有庄周梦蝶不分人蝶的万物幻化之意境。当下我们谈的数字化、元宇宙,都会谈及具身,意指沉浸式可被我们肉身所传感的体验。而我们追求恰恰是不具身的具身感,如何将那些奇思妙想、匪夷所思的情境变得具身呢?
带着此类问题,我总是在困惑中犹疑,目前那些看似理所应当的结论或经验真的可信吗?我是否一直出于自己的固有的舒适圈中而不自知?AIGC真的只是一种生产力工具?如果工具是一种潜在的发明理念,那么很多伟大的新事物被发明出来之前,首先发明的不应该是全新的工具吗?人类不断发明工具的过程就是自身发展的过程,从数据到信息到知识再到虚拟人格化的调用人工智能,数据的有效聚集形成了有意义的信息,信息如何流动如何再生的过程就是知识化的模型,下一步就是如何依据某种稳定而自洽的逻辑进行跨模态协作,这个逻辑就是类似我们的人格化。人格化一定是一个不断动态自洽的过程,而炼丹师似乎是一个不断将自己的人格化切片进行数据化的过程?这是否也是一种自我复制和演化的过程?
问题很多,想不明白所以需要继续想。流水不腐,思虑不辍。继续谈一谈我这颗叫做东方鲲鹏的国潮丹。
西方审美擅长刻画实体,通过掌握光影、立体透视、材质等等物理性规律,加上脑科学、神经学、心理学等我们人类机能的内在运作规律来塑造这种具身感。这无疑是成功的。所以我们要实现视听上的感染力,就必须要学会西方擅长具身体验的提炼自**(我也称之为性感)的审美。好莱坞的叙事美学就是基于这种肉体性感-富于刺激性的视听美学。而东方审美则正好相反,我们是尽力抛却肉身之禁锢,让想象力插上翅膀,只有思域开阔了,我们才能看到各种不同的人生境界。这层层叠叠的多重境界就分布在一个拢大而自成体系的天人境界里。所以如何展开奇思妙想的想象力翅膀,这是我们东方人最擅长的本家功夫。我们一直在谈的元宇宙不就是自古先贤寄居山野时残灯枯墨为伴而具身感十足地遨游于《聊斋》、《西游记》、《山海经》这等幻化的平行宇宙中吗?宇宙即无穷时空之总和,上下四方曰宇,往古来今曰宙。这浩瀚之宇宙,有多少超越科学和理性的存在?也许物理所尽处,正是人念之奇点。有了AI之后,人与AI协同共存最大的筹码可能就是这种匪夷所思的想象力、层出不穷的欲念吧。
近些年一直有补读中国古文化典籍,儒道两家居多,佛家不多,偶有涉及的就是禅宗的一些。读老庄是最多的,好几个版本的《道德经》《庄子》都读,特别是对庄子《逍遥游》感佩尤深。其气象之大、至问之深、借喻之妙直令拍红大腿。 巡流溯雅,幻化万千如《山海经》,赤子天朴如《诗经》,气韵灵动如《逍遥游》...
又复一直研习于AI炼丹术,企图以此助演此妙喻气象之万一,此宏大或彼精微都能否使其可视化?这事儿自然是难的,但难的颇有价值。值得深究细磨之。上周终于将《为什么伟大不能计划》这本新书看完,忽然理解了自己前半生许多不可解之处。原来我只是在找足够多的“垫脚石”,许多无用之物往往日后有大用,许多无意栽下的柳往往能深根成荫。作者是人工智能资深专家,他与同伴研究出一个类似图片基因的实验网站,所有人都可以上来随便按个人喜好在别人的生成图上继续点击演变(我没有验证过,但应该就是artbreeder.com这个网站,我去年真上头的玩过一阵),是用来实验一种无计划无目的性的自我演化的算法。
过去到现在无疑是有一条路径的,现在到未来却无路可循。现在到未来之间绝不是两点一线,而是繁复而混乱的。去年四月接触AIGC以来,我自认在很多认知上有了很大改观,持续开放、不预设与不断学习成了我新座右铭。新认知与实践之间永远缺一块试验地,于是和另外两个小伙伴瞎捣鼓之下就有了爱智岛。在所谓人工智能元年我们来谈未来是很苍白的,因为这个不确定性超乎我们想象。唯一可做的,就是积累足够多的垫脚石。而垫脚石最好的用法是将它构筑到一个公共场域里,任凭不同认知和需求的人拿去做自己的下一步,也算是看完《为什么伟大不能计划》之后的一种阅读实践吧。
———————————————————————————————————————————————————
爱智岛(AI.DAO)是中国首个基于Web3社区生态的人工智能创作者联盟。是所有拥抱AI技术赋能,秉持开放、共享、共创、共赢理念的创作者们,自筹自建的联盟型web3社区。致力于AIGC创作引擎赋能下,为中国元宇宙基建、中国文化全球输出聚集和共研AI时代双脑智能模式下全新人才的多元迭代。
欢迎更多炼丹师与AIGC创作者加入: https://imdodo.com/s/166317?inv=IJ8X
感谢诸位道友使用梦镜中国系列模型!为了获得更好的交流与更开放的共创可能性,我们特地另外搭建了一个QQ频道:829727436,(点击加入群聊【爱智岛SD炼丹研习社】)专门用以炼丹师之间的研习切磋。
———————————————————————————————————————————————————
炼丹师:
"炼丹之于AIGC创作者,就相当于为所有普通人建构了一条通天之路,是的,一如《姜子牙》里拿一条金灿灿的通天之路。亦或者我们叫它[凡人修仙之路]亦无不可。"
AIGC如Midjourney此类创作生态中,已然出现了非常严重的同质化。此事一定还会继续演化,进一步发酵,届时同质化问题会是AIGC领域大部分创作者都不可逾越的大问题。有鉴于此,我认为一定会有AIGC的深度原创。个人的特质会跟AI融合,选择什么样的审美,选择什么样方式将此审美进行演化,我们现在应该多少都听说过自炼模型,业内很形象地把它叫做炼丹。许多个体差异性会因为AI赋能而更加内化,一丹一世界,这就是AIGC的深度原创,别人怎么弄都弄不出这个东西来的。因为中间隔着成千上万的差异性选择,大模型、小模型、插件、prompt、知识架构,题材积累、审美情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