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智岛(AI·DAO )国创馆系列的第三款国风工笔丹 -- 取名:雅韵

工笔致胜者如一十八岁就画出《千里江山图》的王希孟,青绿相偕,神思汹涌而笔意沉稳,淡淡然山水叠孪,意韵延绵处似有少年人特有的恣意飞扬。如要和古画作者谈场恋爱,王希孟必是我首选,有比翼而飞之快意。近代工笔少了古人特有的笔意与神思,毛笔也不再是人手不能触的神思良配,我辈自小便习以硬笔书写,门槛固然降低、效率也确实提高了,但也丢了我华夏审美的魂儿。这千年赓续不跌的笔意神思又岂是靠工业化可量产的?

所思者固然有些谋大了,本非我一个人可妄谈痴语的。不想时年如此也是有幸,AIGC时代开启的是一个全新范式的创作模式。一切有关手足身体训练而成的手艺,正在由AI逐一接手,效率和质量正一日千里地迭代成熟。通过炼丹师(训练模型)一丹一世界的创新模式,将重塑原创和IP版权。我辈个人修习多年的审美素养也将是未来几位重要的人文数据,我们一路研习一路创作的数据最终将练就一个个审美人格分身出来,为我们更高效更深入的参与更大规模的元宇宙项目提供思路,无论是共创还是共建?人文数据集(审美人格)都将是最重要的开拓性资源,或可成为我辈创作者在web3世界里的先发优势。


权重推荐:0.6-1

大模型推荐:Chilloutmix / NovelAI / revAnimated_v122

触发词:,在Prompts句首使用触发词效果最佳,配合一些国风题材的prompt可提升韵味:chinese_painting,Chinese meticulous painting,minimalism,Zen aesthetics,Zen composition

建议结合我的两个lora丹来混合服用:国风CG大师妖丹+无涯山水丹,妖丹可用来加强它的一些东方玄幻感,特别是对造型构图上会有一些神奇的秒用,能将视觉想象力发挥到极致还能多少兼顾到叙事上的合理性;山水丹则更多的是对笔锋纹理质感的一层渲染,当然对背景山水也有一定的规训作用。两丹都是作为辅助,权重建议0.18-0.5之间,具体要看到底模,有的底模对lora的权重很敏感,会出现那种纹理很重重复性铺开的那种图案化效果,遇到这种情况要适当减弱权重。


以下是在线测试的纪要~供大家参详!

亲爱的哩布小伙伴们~

鉴于在线哩布的生成效果不一致的问题,我自己也上去试用了下,确实与我本地SD出图有较大差异。

我也与哩布**人员沟通了此问题,目前排查看来模型没有问题。

导致此问题的可能有2个原因: 1、不同webui部署的逻辑和算力硬件不同都会导致差异。 2、封面图的效果有用到其他风格lora混服,从这个可看出此丹兼容上的表现空间是否够大,体现泛化能力,所以推荐大家多结合自己的服丹经验复合混服其他lora试试。 具体可以详见我返图区的这个post:《现代工笔:古韵弄潮》

另:我在哩布在线端也试了可在线调用的lora混服配方,分享给大家参考,见返图区post:《示例:底模用幻世异花_v1.0(含所有混服lora)》 这类写实叙事较强的底模需要加大咒语的力度,幻世异花_v1的底模也可在调高触发词权重 (gongbi:1.5)的情况下正常混合其他lora服用,出来效果还不错。

在线调试的结论是底模很关键,在线版ReVAnimated、chillmix、幻世异花等写实性底模出来的效果都并不是很理想,调高触发词权重 (如gongbi:1.5)可缓解此症状。


免责声明:

  1. 原则上本模型仅用于交流学习,请勿拿来商用。
  2. 所有基于该模型生成内容皆为使用者独立判断后的个人创作行为,请自行遵守相关法律法规。
  3. 使用此模型生成内容造成的任何知识产权问题将由您自行处理。
  4. 未经笔者书面同意,不得将本模型服务集成在任何第三方软件或服务中,亦不得以任何直接间接、明示或暗示方式向其他任何第三方披露生成内容与本服务的关联性,您违反本条约给作者本人所造成的损失有权向您追偿。


——————————————————————————————————————————————


web/image/9d1a98876680d7658ae28e80f92bb16a1c2cfbd174d5b6c33aed7ae524fa0c35.png

国风妖丹:大师MasterCG_CN_V1.0

https://www.liblibai.com/modelinfo/7c409ec65000330eb6f82ae3eef7d0d5?mine=1

因为个人喜欢中国神话题材的创作,所以对佛魔妖兽类常有遐思不断。目前midhourney上同质化严重,且对一些个性化审美表达上有欠缺。比如最有想象力和表现力的中国神话题材,支持度极差,私炼模型是迫不得已。此模型尚有极大欠缺,比如人脸手脚等细节依然有较大概率会崩掉,一个是因为本身这个模型训练是针对东方式叙事场景的强化,所以人物是次要的,其次在场景中出现人物也往往不是主要叙事元素,导致占比太小没有足够像素来表现。众所周知,如此就难免对人物细节塑造欠缺了。

所以通过调整镜头为特写或者中景就能极大概率改善此问题。如果是叙事也可以通过图生图模式中,controlnet的tile+Ultimate SD upscale放大的同时重绘细节,也能基本解决该弱点。

其优点也算突出,即表现中国风题材上终于有了叙事能力较强同时又能兼顾东方审美特有的想象力,找到叙事与叙情的一种平衡。目前来说,它确实能解决我不少工作上的问题,至少它是很好的中间优化环节的一种思路。

以上仅是一点个人经验补充,欢迎诸位反馈更多问题讨论更多解决思路。


web/image/43f202bde92dddc3ec879f2383d5482033d0129d17ac4bae4a7f9c1309b75280.png

山水一直是中国人的精神图腾,蕴征着我们对天人、宇宙的审美格局,亦是儒释道三家彼此浸润的精神空间。今人于数字化大潮巨浪下,难抵疲于奔波的皮囊与支离破碎的灵魂之间愈演愈烈的分歧。借先贤寓情山水间的“隐”与“逸”,既有拥抱变化、保持开放之心态,同时能兼修内在稳健、自在之品性。与无处安放的灵魂一个自在栖息地,是该主题的创作初衷。故而一意缝古今,豁达兼自警。

国风山水丹:无涯山水_v1.0

https://www.liblibai.com/modelinfo/1f900542ed354e3c826c4f47777cf3ba

感谢大家的阅读!多返图交流咯~


———————————————————————————————————————————————————

扩展阅读:

宇宙之大非人知可达,我们习以为常的尺度仅仅能丈量的太有限,无论鲲或鹏,都是一种突破人常的存在。比如另有庄周梦蝶不分人蝶的万物幻化之意境。当下我们谈的数字化、元宇宙,都会谈及具身,意指沉浸式可被我们肉身所传感的体验。而我们追求恰恰是不具身的具身感,如何将那些奇思妙想、匪夷所思的情境变得具身呢?


带着此类问题,我总是在困惑中犹疑,目前那些看似理所应当的结论或经验真的可信吗?我是否一直出于自己的固有的舒适圈中而不自知?AIGC真的只是一种生产力工具?如果工具是一种潜在的发明理念,那么很多伟大的新事物被发明出来之前,首先发明的不应该是全新的工具吗?人类不断发明工具的过程就是自身发展的过程,从数据到信息到知识再到虚拟人格化的调用人工智能,数据的有效聚集形成了有意义的信息,信息如何流动如何再生的过程就是知识化的模型,下一步就是如何依据某种稳定而自洽的逻辑进行跨模态协作,这个逻辑就是类似我们的人格化。人格化一定是一个不断动态自洽的过程,而炼丹师似乎是一个不断将自己的人格化切片进行数据化的过程?这是否也是一种自我复制和演化的过程?


问题很多,想不明白所以需要继续想。流水不腐,思虑不辍。继续谈一谈我这颗叫做东方鲲鹏的国潮丹。

西方审美擅长刻画实体,通过掌握光影、立体透视、材质等等物理性规律,加上脑科学、神经学、心理学等我们人类机能的内在运作规律来塑造这种具身感。这无疑是成功的。所以我们要实现视听上的感染力,就必须要学会西方擅长具身体验的提炼自**(我也称之为性感)的审美。好莱坞的叙事美学就是基于这种肉体性感-富于刺激性的视听美学。而东方审美则正好相反,我们是尽力抛却肉身之禁锢,让想象力插上翅膀,只有思域开阔了,我们才能看到各种不同的人生境界。这层层叠叠的多重境界就分布在一个拢大而自成体系的天人境界里。所以如何展开奇思妙想的想象力翅膀,这是我们东方人最擅长的本家功夫。我们一直在谈的元宇宙不就是自古先贤寄居山野时残灯枯墨为伴而具身感十足地遨游于《聊斋》、《西游记》、《山海经》这等幻化的平行宇宙中吗?宇宙即无穷时空之总和,上下四方曰宇,往古来今曰宙。这浩瀚之宇宙,有多少超越科学和理性的存在?也许物理所尽处,正是人念之奇点。有了AI之后,人与AI协同共存最大的筹码可能就是这种匪夷所思的想象力、层出不穷的欲念吧。


近些年一直有补读中国古文化典籍,儒道两家居多,佛家不多,偶有涉及的就是禅宗的一些。读老庄是最多的,好几个版本的《道德经》《庄子》都读,特别是对庄子《逍遥游》感佩尤深。其气象之大、至问之深、借喻之妙直令拍红大腿。 巡流溯雅,幻化万千如《山海经》,赤子天朴如《诗经》,气韵灵动如《逍遥游》...

又复一直研习于AI炼丹术,企图以此助演此妙喻气象之万一,此宏大或彼精微都能否使其可视化?这事儿自然是难的,但难的颇有价值。值得深究细磨之。上周终于将《为什么伟大不能计划》这本新书看完,忽然理解了自己前半生许多不可解之处。原来我只是在找足够多的“垫脚石”,许多无用之物往往日后有大用,许多无意栽下的柳往往能深根成荫。作者是人工智能资深专家,他与同伴研究出一个类似图片基因的实验网站,所有人都可以上来随便按个人喜好在别人的生成图上继续点击演变(我没有验证过,但应该就是artbreeder.com这个网站,我去年真上头的玩过一阵),是用来实验一种无计划无目的性的自我演化的算法。


过去到现在无疑是有一条路径的,现在到未来却无路可循。现在到未来之间绝不是两点一线,而是繁复而混乱的。去年四月接触AIGC以来,我自认在很多认知上有了很大改观,持续开放、不预设与不断学习成了我新座右铭。新认知与实践之间永远缺一块试验地,于是和另外两个小伙伴瞎捣鼓之下就有了爱智岛。在所谓人工智能元年我们来谈未来是很苍白的,因为这个不确定性超乎我们想象。唯一可做的,就是积累足够多的垫脚石。而垫脚石最好的用法是将它构筑到一个公共场域里,任凭不同认知和需求的人拿去做自己的下一步,也算是看完《为什么伟大不能计划》之后的一种阅读实践吧。

———————————————————————————————————————————————————

爱智岛(AI.DAO)是中国首个基于Web3社区生态的人工智能创作者联盟。是所有拥抱AI技术赋能,秉持开放、共享、共创、共赢理念的创作者们,自筹自建的联盟型web3社区。致力于AIGC创作引擎赋能下,为中国元宇宙基建、中国文化全球输出聚集和共研AI时代双脑智能模式下全新人才的多元迭代。

欢迎更多炼丹师与AIGC创作者加入: https://imdodo.com/s/166317?inv=IJ8X

感谢诸位道友使用梦镜中国系列模型!为了获得更好的交流与更开放的共创可能性,我们特地另外搭建了一个QQ频道:829727436,(点击加入群聊爱智岛SD炼丹研习社)专门用以炼丹师之间的研习切磋。


———————————————————————————————————————————————————

炼丹师:

"炼丹之于AIGC创作者,就相当于为所有普通人建构了一条通天之路,是的,一如《姜子牙》里拿一条金灿灿的通天之路。亦或者我们叫它[凡人修仙之路]亦无不可。"

AIGC如Midjourney此类创作生态中,已然出现了非常严重的同质化。此事一定还会继续演化,进一步发酵,届时同质化问题会是AIGC领域大部分创作者都不可逾越的大问题。有鉴于此,我认为一定会有AIGC的深度原创。个人的特质会跟AI融合,选择什么样的审美,选择什么样方式将此审美进行演化,我们现在应该多少都听说过自炼模型,业内很形象地把它叫做炼丹。许多个体差异性会因为AI赋能而更加内化,一丹一世界,这就是AIGC的深度原创,别人怎么弄都弄不出这个东西来的。因为中间隔着成千上万的差异性选择,大模型、小模型、插件、prompt、知识架构,题材积累、审美情趣...